皮诺飞生物小鼠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服务的定义和实验方法的介绍:
一、 定义
小鼠皮下移植瘤药效评估服务是指将人源或鼠源肿瘤细胞/组织植入小鼠皮下部位,建立标准化肿瘤模型,通过系统性给药方案评价候选药物(化药、靶向药、抗体、细胞疗法等)抑制肿瘤增殖、诱导凋亡及调节微环境的有效性。该服务是临床前抗肿瘤药物筛选的金标准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成瘤率高、可高通量检测的优势。
二、 实验方法
1. 模型构建
动物实验标准化操作表
要素 | 标准化操作 |
动物选择 | 免疫缺陷鼠(BALB/c nude、NCG):用于人源细胞(如A549、HCT116)或PDX模型 |
接种部位 | 右侧腋窝皮下(避开血管神经束,减少动物舔舐干扰) |
细胞接种 | 悬浮细胞:5×10⁶个/鼠(RPMI1640基质,体积100μL) |
PDX组织移植 | 将患者肿瘤组织剪成12mm³碎片,套管针植入皮下(NSG小鼠,成瘤率>80%) |
成瘤监控 | 接种后7天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100mm³进入给药阶段 |
> 注:提供30+验证细胞系库(覆盖乳腺癌、肺癌、肠癌等主流癌种),支持GFP/Luc标记活体追踪。
2. 给药方案设计
分组策略与给药方案表
分组策略 | 给药方案 |
空白对照组 | 生理盐水或溶剂(如0.5% CMCNa) |
阳性对照组 | 癌种标准治疗药物(如顺铂3mg/kg、帕博利珠单抗10mg/kg) |
低/中/高剂量组 | 基于预实验MTD(最大耐受剂量)梯度设置 |
联合用药组 | 靶向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方案 |
给药周期 | q.d./q.o.d.连续14-28天(PO/IP/IV途径) |
3. 核心药效学评价
(1)肿瘤生长抑制
动态监测:
每23天测量肿瘤长径(L)、短径(W),计算体积:V=0.5×L×W²
活体成像(IVIS)定量荧光素酶信号(适用标记细胞)
关键指标:
相对肿瘤体积 RTV = Vₜ/V₀(V₀:给药起始体积)
抑瘤率 TGI(%) = [1(治疗组RTV/对照组RTV)]×100%
肿瘤生长延迟 TC(治疗组与对照组达目标体积的时间差)
(2)终末分析
肿瘤检测项目评价表
检测项目 | 方法 | 评价意义 |
瘤重测量 | 电子天平称重 | 直接反映肿瘤负荷 |
组织病理学(H&E) | 石蜡切片 | 评估坏死区域、核分裂像 |
免疫组化(IHC) | Ki67/CD31/Cleaved Caspase3 | 增殖/血管新生/凋亡活性量化 |
流式细胞术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析 | CD8⁺/CD4⁺/Treg细胞比例、PD1/PDL1表达 |
4. 高级分析模块
(1)耐药模型评价
构建方法:
低剂量化疗药(如紫杉醇)持续处理诱导耐药株(MCF7/TaxR)
PDX模型传代中保留原发耐药特性
检测指标:
多药耐药基因表达(MDR1/Pgp,qPCR/WB)
外排泵功能(罗丹明123蓄积实验)
(2)免疫微环境解析
```mermaid
graph LR
A[肿瘤消化] > B[单细胞悬液]
B > C[抗体染色]
C > D{流式检测}
D > E1[免疫细胞分型: CD45⁺CD3⁺T细胞/ CD11b⁺Gr1⁺MDSCs]
D > E2[耗竭标志物: TIM3/LAG3]
D > E3[活化标志物: CD69/ICOS]
```
(3)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联用
采集不同时间点肿瘤组织,检测:
药物浓度(LCMS/MS)
靶点占有率(如EGFR磷酸化抑制率)
三、 服务流程与交付
```mermaid
graph TB
A[细胞系/PDX组织激活] > B[小鼠皮下接种]
B > C[随机分组]
C > D[给药治疗与监测]
D > E[终末取材]
E > F[组织分析]
F > G[数据整合报告]
```
交付成果:
肿瘤生长曲线图(含SEM误差线)
瘤重/抑瘤率统计表(p<0.05标记显著性)
IHC/流式代表性图片及量化数据
生存曲线(如评估生存获益)
标准化报告(中英文双版,符合GLP规范)
> 注:
> 质量控制:溶剂对照组肿瘤成瘤率≥95%,阳性对照组TGI>50%
> 伦理合规:遵循AAALAC国际认证标准(协议号:IACUC2025SC01)
> 周期:基础药效实验2128天,PDX模型延长至68周
应用场景:
小分子抑制剂单药活性筛选|抗体药效验证|联合用药方案优化|天然产物抗肿瘤研究|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