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造模

小鼠肺转移瘤

皮诺飞生物小鼠肺转移瘤模型服务的定义和实验方法的介绍:

一、 定义  

小鼠肺转移瘤模型服务是指通过尾静脉注射或原位移植诱导肿瘤细胞向肺组织定向转移,建立模拟临床转移性疾病的体内平台,用于系统性评价药物抑制肿瘤肺定植、微转移灶形成及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性。该模型聚焦血行转移核心病理过程(肿瘤细胞外渗、定植、微环境适应),为抗转移药物开发提供关键数据。

二、 实验方法  

1. 模型构建  

原理  

利用循环系统扩散路径,使肿瘤细胞滞留于肺毛细血管并形成转移灶,复现临床转移级联反应。  

操作  

实验性转移(尾静脉注射法):  

1. 选择 BALB/c4T1) 或 C57BL/6B16-F10) 小鼠,麻醉固定  

2. 经尾静脉注射 2×10⁵个荧光素酶标记的肿瘤细胞(体积100μL PBS)  

3. 假手术对照组注射等量PBS  

自发性转移(原位移植法):  

1. 乳腺脂肪垫(4T1)或胫骨(PC-3)原位接种肿瘤细胞  

2. 原发瘤生长至500mm³后手术切除  

3. 监测术后肺转移进展  

2. 药效评价  

原理  

通过动态定量肺转移负荷,分析药物对转移不同阶段(定植、增殖、血管生成)的干预效果。  

操作  

分组设计:  

预防组(接种前3天给药)  

治疗组(接种后7天或原发瘤切除后3天给药)  

对照组(溶剂/阳性药如顺铂3mg/kg)  

评价指标:  

检测项

方法

量化参数

转移灶数量

离体肺荧光成像

肺叶表面可见灶数量

微转移负荷

肺组织H&E染色

每切片微灶数(直径<0.5mm

肿瘤活性

IVIS活体成像

肺区光子通量(p/s/cm²/sr

生存期

Kaplan-Meier分析

中位生存时间(天)

> 注:服务流程严格遵循AAALAC伦理标准(协议号:IACUC-2025-LM03),支持定制化方案(细胞系/给药周期/分子分析)。